close

  會東縣縣城全景。賀盛攝
  會東縣魯南風電場集群。賀盛攝
  翻開地圖,在四川最南端,金沙江伸展開臂彎,環擁著一片名叫“會東”的金土地。會東,這個僅有62年曆史的山區縣,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礦藏、水能、風能、農特……各類資源匯聚成了“攀西聚寶盆”。會東縣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發展日新月異,有著“天府之國的金邊銀角”、“川滇明珠”之美譽,還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縣”。62年來,在“實幹創新,務實奮進”精神指引下,會東人大舉開放之旗,大興實幹之風,展現出和諧會東、幸福會東、財富會東的美麗畫捲。
  開放開發 為幸福添活力
  只有發展,才能破難題,創造更多的幸福因子,而開放和開發,是實現發展的重要途徑。會東縣致力做優招商引資、做大開放開發,為科學發展註入了不竭活力,縣域經濟跨越發展,邁入“中國西部百強縣”方陣。
  8月31日,隨著最後一臺風力發電機並網運行,會東縣拉馬·魯南風電項目建成發電。四川能投會東風電開發公司副總經理王輝說,該項目當年註冊、當年項目核准,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一年時間,在國內同類風電場建設速度上能排前三,這樣的速度,得益於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
  拉馬·魯南風電項目,只是會東縣優化投資環境、務實服務落地項目的一個縮影。會東縣是資源富集的“聚寶盆”,擁有豐富的資源,會東縣還傾力打造重商、親商、愛商、護商的投資環境,始終把開放招商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成立黨政一把手牽頭的領導小組具體開展投資促進工作,全縣形成了務實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和集中力量抓投資促進的工作格局。
  會東縣立足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樹立錯位發展、組團發展思想,強化區域板塊經濟概念。在抓好礦產資源開發加工等優勢資源項目基礎上,將引資領域向工業配套輔助產業、再生能源開發、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基礎設施、民生項目方向拓展,全面推進產業鏈條延伸。
  會東縣還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充分利用“中國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攀西戰略資源專題招商”、西博會等平臺,不斷創新投資促進方式,吸引更多投資商投資會東、開發會東、建設會東。
  如同服務風電項目一樣,會東縣還堅持重大項目建設黨政領導掛包制度,實施重點項目跟蹤報道機制、定期通報機制、紅黃牌警示機制、效能問責機制、督查結果運用機制,項目建設穩定推進。近3年來,全縣新簽約項目19個、協議引資172.6億元,會東招商引資“窪地效應”已然凸顯。與三峽集團、中電投、三峽新能源、浙江華東、香港永明等知名企業簽下上百億的合作協議,目前所有項目已履約開工,部分已完工投產,三年累計到位資金95.42億元,資金到位率55.3%。
  生態宜居 為幸福築家園
  10月19日,夜幕剛剛降臨,會東縣小河嘴景觀廣場上,唱歌、跳舞、散步的市民已是絡繹不絕。該廣場今年7月才投入使用,是會東最漂亮的市民廣場。隨著會東縣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北廣場、舊城改造、城市供水工程、城北農貿市場、小河嘴進出口風貌打造、東區廉租住房,一個個獨特的城市元素開始彰顯。
  按照“現代川滇小城、生態宜居家園”的城市定位,會東縣以縣城建設為引領,以集鎮建設為支撐,以新村建設為基礎,統籌城鄉全面實施“兩化互動”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既要現代,又要宜居,能品鄉愁鄉情。”會東秉承“以人為本、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城市理念,以“川滇山水小城,活力宜居家園”的特色定位,統籌協調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民生保障性項目,聚合多種要素,切實把山水、森林等生態要素做成城鎮空間功能的有機成分。
  改舊、建新、提位,會東城市建設,逐步形成了“一環、兩軸、三組團”的城市整體空間結構。今後,會東不僅有山水相宜的生活環境,更將擁有投資創業的廣闊天空。
  民生財政 為幸福強根基
  會東縣始終將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理財為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70%以上投入民生工程,讓42萬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2013年支出民生資金15.0853億元,占全年公共財政支出的73.99%。
  近三年,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2.23億元,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農、林、水、畜等領域投入資金10.079億元,提高農業發展能力和糧食生產能力。投入城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0252億元、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設資金4962萬元、舊城改造1.796億元。此外,還重點實施城鎮公益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發展教育 為幸福增涵養
  會東縣始終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事業煥發勃勃生機。近三年來,累計投資6463萬元,完成“十年行動計劃”土建項目80個,建築面積77478平方米。同時調整學校佈局結構,統籌資源配置,初步形成了小學以鄉鎮中心校為主、初中以片區為主、高中以縣城為主的格局。
  學前教育形成多元化辦園格局,義務教育由“普及”、“分散辦學”向“提高”、“規模辦學”進化,九年制義務教育完成率88.2%。和文中學、會東中學2所高中5年爭創四川省示範性高中。職教進程加快,爭取2018年5成初中畢業生進入職校學習,為會東跨越發展提供人力支撐。2013年縣財政撥款1500萬元,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學校161所,惠及學生57904人。為10041名家庭經濟困難及民族地區在園幼兒免除保教費314.47萬元。
  做好醫衛 為幸福提品質
  結合醫改“三大任務五項改革”和十年行動計劃,會東縣把保障群眾健康作為一項基本任務,擴大醫療保障覆蓋面,基本建成全民醫保體系。現在,全縣47個鄉鎮均有衛生院,318個村註冊村衛生站室386所,還有3所民營醫院,形成了“縣級醫院龍頭—鄉鎮衛生院主體—村衛生室支撐—民營醫院補充”的網絡,又與省五醫院、內江市一醫院等7所醫院建立對口支援關係。
  同時,實行住院、檢查、藥品價格收費公示制和住院病人費用清單制,醫院服務水平提升,居民就醫環境大幅優化。2013年新農合參合35.83萬人,人年均籌資340元,鄉、縣、州、省四級定點醫院新農合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90%、70%、60%和55%;全年共補償35.77萬人次,補償金額1.2166億元,資金使用率達99.98%。
  文化惠民 為幸福添色彩
  會東縣著力實施“五大工程”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文化惠民”,讓更多群眾享受“文化福利”。近年累計投入資金1645餘萬元,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47個,村級文化活動室24個,318個農家書屋。縣圖書館建成縣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心與全國各地圖書館聯網,建成51個鄉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電子閱覽室,85%行政村配備基層服務點,免費向居民開放。
  農村電影惠民行動持續“發酵”,近幾年在各中小學校、鄉村、企業流動放映公益電影2萬多場,惠及群眾600多萬人次。全縣2萬多戶農村居民看電視實現了“數字化”整體轉移,今年將增5836戶農民受惠“村村通”工程。文藝演出工程傳承會東文化精粹,每年堅持送文化下鄉40餘場,入選省州非遺目錄的嘎且且撒嘞舞、奧索布迪工藝、金江鼓樂、挑花等會東文化得到廣泛宣揚,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護和發展,積澱了縣域農村文化底蘊。
  毛永標華西都市報記者徐湘東  (原標題:駐守幸福 聚集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50ocszy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